昆山融訴驛站成維權“暖心港”
“原本以為要打‘持久戰(zhàn)’,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了補償。”近日,在昆山市勞動用工融訴驛站內,維權勞動者小劉對記者說,他因工傷申請勞動維權,調解員及時介入,迅速厘清案件焦點,用通俗的語言解釋《工傷保險條例》相關條款;面對用人單位,調解員理性溝通、引導換位思考,提出務實解決方案。在調解員的幫助下,小劉從申請維權到拿到補償,僅用了一周時間。
類似的案例,每天都在昆山市勞動用工融訴驛站內發(fā)生。自今年6月上線以來,驛站整合了司法、人社、工會等多方力量,構建起“一站式受理、一體化調處、全鏈條服務”的糾紛化解新機制,不僅開通了勞動爭議化解的“快車道”,更成為群眾心中“有溫度、有效率、有保障”的維權港灣。

“以前調解不成走仲裁,得重新提交材料、等待立案?,F(xiàn)在調解期一到,案件直接無縫轉仲裁,不用多跑一趟?!苯洺L幚韯谫Y糾紛的王律師對驛站的“程序破壁”贊不絕口。為解決傳統(tǒng)勞動維權中調解、仲裁、訴訟等環(huán)節(jié)銜接不暢的問題,驛站創(chuàng)新推出“15日調解+即時轉辦”機制,即在15天調解期限內調解不成的案件,將自動轉入仲裁程序,同步提交前期梳理的爭議焦點、證據清單,幫助仲裁員快速掌握案情。此外,驛站還搭建了裁審執(zhí)銜接系統(tǒng),仲裁階段結案案卷會實時掃描上傳,實現(xiàn)仲裁、審判、執(zhí)行階段案件信息無縫流轉。
目前,驛站已常態(tài)化進駐5人法官團隊,設立立案窗口、法庭等功能區(qū),并接入法院網絡專線。當事人可在這里直接完成立案起訴、財產保全、案件庭審、強制執(zhí)行等全部訴訟流程。此外,驛站還有14名常駐調解員,涵蓋司法局人民調解室、總工會職工法律服務工作站及2家選聘調解組織。驛站內公示了各調解組織的資質與服務范圍,能根據案件類型精準分流,以便律師提供免費法律咨詢與援助。除了化解已有糾紛,驛站還通過“周五例會”和月度聯(lián)席會議,調解員、仲裁員、法官共同分析典型案例,梳理企業(yè)用工中的共性問題,制作成通俗易懂的指導案例向企業(yè)推送,致力于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發(fā)生。

“未來,昆山將繼續(xù)推動驛站模式向基層延伸,讓更多勞動糾紛在家門口就能化解,提升群眾的獲得感、滿意度,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可復制的‘昆山樣本’?!笔袆趧尤耸聽幾h仲裁院副院長楊雪芳說。據統(tǒng)計,自2025年6月運行以來,昆山市勞動用工融訴驛站已接處調解案件超千件,調解成功率近40%,已成為當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載體。
責任編審 | 李傳玉 馮濤
融媒體記者 | 肖旻泰
供圖 | 肖旻泰
責任編輯 | 王一旭

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)及本頁鏈接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mrhx-water.cn/news/detail/268503
全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