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畫一話】昆山“幸福亮居”工程,亮在哪里?

09月28日 15:05

在城市化進程持續(xù)推進的今天,如何讓發(fā)展成果惠及每一個群體,尤其是弱勢群體,已成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標尺。江蘇省昆山市推出的“幸福亮居”工程,通過投入356.69萬元,為93戶困難家庭改造居所,以“精細手術(shù)”式的實踐,交出了一份兼具溫度與智慧的民生答卷。


精準施策,挨家挨戶叩響需求之門。不同于“一刀切”的改造模式,市慈善總會聯(lián)合市民政局、市殘聯(lián)等部門和組織,將“溝通”放在首位:工作人員挨戶走訪,與困難家庭促膝長談,從老人做飯是否腰酸、殘疾人行動是否便利,到房屋結(jié)構(gòu)、用電設施等潛在安全隱患的排查,逐一記錄、建檔,最終形成“一戶一策”的個性化方案。這種“按需定制”的做法,既把錢花在了刀刃上,又真正將改造從“自上而下的任務下達”,變成了“自下而上的需求回應”。


細微落筆,方寸改造傳遞民生關(guān)懷。在改造過程中,有諸多看似“不起眼”的設計,實則蘊藏著對居民日常生活的細致考量:嵌入式燃氣灶增加自動熄火保護功能,為獨居老人筑牢安全屏障;插座配備漏電保護裝置,為家庭用電,特別是廚衛(wèi)區(qū)再添一道安全閥;淋浴區(qū)改造成無障礙推拉式隔斷,極大方便行動不便者使用……這一件件“小而精、小而實”的微改造項目,沒有“大動干戈”,卻精準擊中了百姓生活中的實際堵點,切實、有力回應著群眾對更方便、更安全居住環(huán)境的樸素期待。


久久為功,柔情續(xù)航溫暖每個角落。今年,17戶困難家庭的改造正在推進,預計10月底前全部完工;未來,工程還將繼續(xù)延伸,惠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這背后正反映著昆山城市發(fā)展的邏輯:逐年上升的GDP勾勒經(jīng)濟增速曲線,而對弱勢群體的守護則不斷提升著城市的“溫度線”。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不能漏掉任何一個人,城市的紅利也應該流淌到每個角落?!靶腋A辆印彼龅模怯贸掷m(xù)的關(guān)懷擦亮高質(zhì)量發(fā)展的底色,讓困難家庭不僅能改善當下的生活,更能長久共享城市進步的美好成果。


有人說,民生工程的核心從來都是“不要我覺得,只要你覺得”。當改造后的房屋里傳出人們的笑聲,當“不方便”變成“真方便”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居住環(huán)境的改變,更是一座城市對“人民至上”理念的踐行,這樣的“微改造”,恰是“幸福來敲門”的溫暖寫照。


責任編審 | 陳佩華 金燕博

文 | 王一旭

圖 | 李葉

校對 | 朱盛杰

轉(zhuǎn)載此文章須經(jīng)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(wǎng))及本頁鏈接。
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mrhx-water.cn/news/detail/2653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