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鄉(xiāng)情 | 一口“阿婆菜”、盡嘗江南春

04月22日 09:56

它源于明朝

世代流傳

它代表著尋常百姓的日常飲食

也傳遞著周莊人腌漬封存食物的智慧

它有著一個接地氣的名字

“阿婆菜”



這款經久不衰的美食

不僅是小菜

更能從中品嘗出水鄉(xiāng)的味道

所謂

未吃“阿婆菜”

不算到周莊


鮮嫩的菜莧、脆爽的多心菜、香辣的蘿卜干……各具特色、風味濃郁的“阿婆菜”正吸引著國內外游客駐足打卡。在一場名為貞豐“阿婆菜”四季市集——春味江南·阿婆菜非遺市集的活動上,十多位身著藍印花布的“阿婆菜”腌制技藝能手,將自家腌制的“阿婆菜”擺上攤位。游客們穿梭其間,一邊品嘗著酸香脆嫩的腌菜,一邊聆聽阿婆們講述代代相傳的腌制技藝。



“可以嘗一嘗,這些都是我自己種的菜,自己親手腌的,蠻靈格!”來自全旺村的阿婆顧桂珍笑著說,她自成家后便開始做“阿婆菜”,如今已有四十多年的腌制經驗。



據(jù)腌顧桂珍介紹,菜莧最好的時期在每年春天油菜花抽苔的時候,趕在花開前摘下嫩苔,用清水洗凈,陽光下晾曬成半干后用鹽腌制,再塞入瓶里封口。




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春腌菜莧秋醬瓜”是周莊的傳統(tǒng)風俗。腌好的“阿婆菜”,乍一看去很不起眼,但味道卻是精妙。入口先是脆生生的爽利,舌尖旋即被酸香浸透。然而,所謂“有多少雙手就會有多少種味道”,食材的來源、用料的分寸、選擇的容器、掌控的時間都影響著腌制的口感。它作為江南水鄉(xiāng)的特色美食,既可生食,又可炒菜、做湯,還是傳統(tǒng)習俗“阿婆茶”茶點中的一道精品,是來水鄉(xiāng)值得一嘗的美味。



如今,“阿婆菜”走出陶罐,登上宴席,成為周莊遞給世界的美食名片。結合“阿婆茶”習俗,古鎮(zhèn)不少民宿、茶樓都形成了“品茶佐菜”的江南生活美學場景。



從一碟腌菜到地方特色美食名片

周莊“阿婆菜”的故事與技藝

折射出傳統(tǒng)農耕文化

與現(xiàn)代文旅產業(yè)的碰撞

當阿婆的陶罐遇見游客的味蕾

這道承載著江南記憶的滋味

正成為激活鄉(xiāng)村經濟、傳承文化基因

推動文旅融合的鮮活樣本


綜合 | 昆山旅游度假區(qū)發(fā)布

編輯 | 劉雨晴
責任編審 | 黃蕾

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(wǎng))及本頁鏈接。
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mrhx-water.cn/news/detail/2494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