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非遺里的昆山年】一招一式舞出非遺風采——陸家段龍舞代代相傳煥發(fā)活力
龍舞菉葭,盛世吉祥。上午9點,在陸家文化廣場前的空地上,不時能看到陸家鎮(zhèn)女子段龍舞隊排練的身影。隨著陣陣鑼鼓聲,一條由11段龍身組成的“長龍”追逐著“寶珠”,時而昂首飛騰,時而低回起伏,或蜿蜒騰挪、或翩躚盤旋、或搖頭擺尾,將中國龍的威武形態(tài)展現(xiàn)得活靈活現(xiàn)。12名舞龍者每人各舉一節(jié)木柄左右揮舞,龍頭動、龍身起、龍尾擺,一招一式中盡顯非遺風采。
陸家素有“龍舞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,其中以段龍舞最負盛名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早在公元1368年,段龍舞就在陸家民間盛行。段龍舞曾入選《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》。2011年,文化部授予陸家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(shù)(龍舞)之鄉(xiāng)”。2015年,段龍舞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作名錄。
舞龍是技術(shù)活,也是力氣活。段龍舞的龍頭重量接近10斤,每段龍身的重量也在5斤左右,要流暢地完成“游穿騰躍、翻滾戲纏”等基本動作,舞龍者的力量和靈活性缺一不可。
龍是祥瑞之物,段龍舞自誕生以來,便帶有祝福、喜慶的寓意,故深受百姓的喜愛。每逢節(jié)慶、賀喜、祝福、驅(qū)邪、祭神、廟會等期間,在昆山總有段龍飛舞的矯健身影。隊長顏琴芳告訴記者,女子段龍舞隊受邀表演特別多,去年參加的大小演出和拍攝近20次,在演出安排特別密集的時段偶爾還要另外加練。段龍舞表演以跑陣為主,有雙龍交錯跑,有四邊形的“開四門”,有龍頭向前、龍體左右對稱盤圈形的“鳳凰展翅”,有雙龍相對、扭“8”字形的“長蛇陣”等。段龍不同于連龍,舞動時要求身斷形不斷,達到人與人、人與龍體、人與音樂之間的完美配合,對于舞龍者的技藝和經(jīng)驗提出了較高要求。
正所謂“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”,陸家鎮(zhèn)女子段龍舞隊組建至今已有10多年,隊員們普遍年齡在40歲到60歲之間,其中約七成隊員為在崗職工?!皩Υ蠹襾碚f,時間和精力是最大的挑戰(zhàn)。多年來,隊員們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為了保證每一次都演得精彩,堅持每周抽出時間參加集中排練?!鳖伹俜几嬖V記者,舞段龍不僅帶給她硬朗的身體,也收獲了和隊員們之間的深厚感情。
20世紀80年代以來,陸家鎮(zhèn)致力于對段龍舞的宣傳和保護,通過舉辦或參加舞龍比賽和交流,不斷提高段龍舞的影響力,先后舉辦了全鎮(zhèn)舞龍大賽、江浙滬舞龍邀請賽、全國性舞龍大賽等賽事。去年,陸家段龍舞斬獲了江浙滬青少年舞龍文化展演創(chuàng)意獎、第二屆蘇州市創(chuàng)意龍獅大賽特等獎、蘇州市舞龍舞獅展演最佳展示獎等一系列獎項。在陸家鎮(zhèn),段龍舞也早已走進社區(qū)、校園以及更多市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場景之中,以段龍舞為原型改編而成的《龍鄉(xiāng)嬌娃》《龍鄉(xiāng)家園》《少年中國龍》等節(jié)目在各大舞臺頻繁亮相。
“我從初中開始接觸段龍舞,后來拜師江蘇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段龍舞傳承人施波生學(xué)藝,工作后又繼續(xù)從事段龍舞這一非遺技藝的傳承保護工作,如今已有25年。我看著段龍舞在新時代煥發(fā)出別樣的光彩,感到格外欣慰,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傳承段龍舞的隊伍中,讓這一非遺代表性項目世世代代傳承下去?!标懠益?zhèn)社會事業(yè)辦公室文體口工作人員陳超說。
責任編審 | 李傳玉 馮濤
融媒體記者 | 肖旻泰
融媒體攝影 | 陳志軒
責任編輯 | 陸曉蘭
轉(zhuǎn)載此文章須經(jīng)作者同意,并請附上出處(第一昆山網(wǎng))及本頁鏈接。
原文鏈接:http://www.mrhx-water.cn/news/detail/241252
全部評論